近日,杭州的杨先生在超市买了两瓶丁香鱼罐头,在其中一瓶里吃出一个塑料片。
杨先生找到超市方讨说法,他向厂家提出1000元的赔偿要求,而厂家只愿意赔500,而且被怀疑是职业打假人。
鱼罐头里的塑料片究竟是哪来的,超市又为何要如此怀疑杨先生呢?
鱼罐头里的塑料片
杨先生在超市买了两瓶鱼罐头,一瓶13.9元,是玻璃瓶包装的,从瓶子外观可以大致观察一下里面的食物。
他当天吃的是鱼罐头和粥,夹起一块鱼放进嘴巴里,觉得嚼不动就吐了出来,结果才发现,吃进去的是一个塑料片,条状的。
杨先生说,这个塑料片和里面装的鱼特别像,吃的时候也没注意。发现鱼罐头里有异物后,他立马去找了超市,超市的负责人联系了经销商,经销商又和厂家沟通,不过经销商对这个塑料片的来路有怀疑,他认为杨先生是职业打假人。
超市负责人说,如果鱼罐头里有东西,没开盖的时候应该可以看见,而杨先生是把东西拿回家,开了盖子之后又说里面有东西。
现在在超市的货架上还有这款产品,杨先生又在货架上随便拿了两瓶,仔细观察了一下,没发现里面有不明物品。超市负责人说,理货员将东西摆上货架之前,都会仔细观察一下,看看有没有异常。
异物来源难以判断,问题可协商解决
超市和厂家沟通过,厂家给出的回应是,产品经过人工筛选难免有异物。杨先生觉得厂家这样的回复很不负责任。
再次与这个厂家取得联系,工作人员说,筛选时,会先用机器进行挑选,之后人工再检查一遍,产品已经开了封,东西究竟是怎么来的,也不好作出判断,考虑到消费者的体验,愿意与消费者协商此事,不过顾客提出的索赔要求太高,厂家不能答应。
杨先生表示,按照相关的法律条文,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,厂家要给予消费者10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,如果不够1000元,要按照1000元来赔。
厂家只愿意赔500,杨先生说,金额可以再商量,但不能说自己是职业打假人,后来经过再次沟通,双方已达成一致。
杨先生究竟是不是职业打假人呢?
作为消费者,如果合法权益被侵犯,应该向商家追偿,但如果以此为职业,将不会受到法律保护。
—— 热门文章 ——
关于我们
店长救星公众号
店长课堂公众号
Copyright© dianzhangjiuxi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店长救星版权所有;鄂ICP备19030044号-1 RSS
免责申明:所以数据均为网友提供,方便共享,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,本站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!
微信客服
商家交流
微小程序